有问题可邮箱来信:zuisiji@outlook.com
在《刀剑神域》中,我们曾看到过桐人带上游戏设备并进入SAO世界的场景。
而在里头桐人可以延续现实中的一切行为,同时也能够习得各种强大的法术,以及通过击败怪物获取经验和金币来进行自身强化。
在《头号玩家》,主角们在带上VR头显后会进入名为绿洲的虚拟世界,而玩家在其中能够体验各种各样的游戏。
《黑客帝国》则给我们描绘了更为极致的场景。在未来人类被AI用营养液“圈养”了起来,而沉睡中的人类也能够通过脑电波进入到名为矩阵的虚拟世界中。
这是一个和现实几乎没有分别的数字世界,人类于其中也延续着正常的生产和消费,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如上作品均给我们勾勒了一个庞大且逼真的虚拟世界,但在过去20年间,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也仅限于“游戏的终极形态”。
然而到了最近两年,它们却被烙印上了“元宇宙”标签,尤其在10月29日的那一天,全球最大社交软件公司Facebook居然官宣改名为“META”(取自于元宇宙英文“metaverse”的前半部分),甚至连看家的“大拇指”LOGO也毫不保留的撤换下来了,足见决心之强烈。
然而Facebook的这一行为不仅成为了舆论嘲笑的对象,甚至连资本市场也一面倒看衰,一度下滑17%之多。
在很多人看来,扎克伯格的新计划也只是为了洗刷facebook在过去多年来的丑闻(如隐私收集和贩卖,以及垄断性竞争等等),而所谓的元宇宙也只是一个炒作的概念—不就是VR实景和游戏吗?它有什么资格被称作宇宙?
那这一切果真只是扎克伯格的阴谋诡计?目的就是为了用新概念来收割新一波韭菜吗?
其实事情真没那么简单。元宇宙在理念上来说是可行也值得追求的,而它也远非几个VR游戏就能够概括的。
但实际上能不能成,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呢。
元宇宙是什么?
就在扎克伯格介绍元宇宙的宣传片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他在虚拟世界的化身,通过该化身他能够和一众朋友打牌、开会、看电影等等,而这些行为也像极了斯皮尔伯格在《头号玩家》里的描绘。
那如此说来,通过头戴显示器(VR/AR)+逼真的三维实景模拟+将现实世界的服务和娱乐数字化,就是元宇宙的全部了吗?
而再进一步说,目前我们距离元宇宙的实现,难道差的也只是VR设备的普及以及一整个能够以假乱真的虚拟世界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去中心化”。
时下绝大多数宣称开放世界的游戏,其内含的游戏玩法、任务成就、乃至经济系统等等都是创造者预先设定好的,玩家只能选择什么时候去开展任务而已。
但元宇宙远不是这样的,它的一大核心在于极其丰富的自由度,人类进入其中可以进行一切创造,如在虚拟世界置办展厅并开放给其他小伙伴,或者打造一系列不同的游戏乃至置办演唱会来让小伙伴参与其中。
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一款名叫《Roblox》的外国游戏.
玩家可以操纵类似乐高小人的角色穿梭到诸如射击、动作格斗、竞速、角色扮演等等类型的游戏中,这些游戏都是玩家自主创建的,而它也是第一个将元宇宙写进招股书的游戏企业(目前已上市,市值百亿美金级别)。
能不能提供去中心化的生态体系,这是甄别元宇宙的最关键特征,而为了让去中心化能够维持下去,那对应的生态就得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支撑。
如每一个用户的账号、每一个想法、每一笔交易……都会被区块链标记上,从而使得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变得可追踪、每一个被生产出来的数字产品都能拥有唯一的版权认定,让数字资产和声望的累积在元宇宙中成为了可能。
比如我曾在《一个卡通头像卖出千万美元!连国漫也要蹭的NFT,是不是智商税?》一文中提到的价值千万美金的像素头像、曾卖出过59万美元的彩虹猫表情包…这些数字物品就是因为使用了区块链技术来标记,从而让唯一性(版权)得到了保障,哪怕别人随手就能复制使用,但我们一查就能知道哪个是正版和盗版。
而如果整个互联网都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也就是未来的元宇宙),那一切山寨盗版都会无所遁形,也会自此于虚拟世界销声匿迹。
总的来说,元宇宙就是一个能够给每一个用户提供“身份认定”和“价值认定”的虚拟世界,而有了这两个事物的加持,一些革命性的转变也才得以涌现。
自互联网诞生的半个世纪里头,人们为了解决信任度、安全等问题,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实名制”,从而让用户的社会身份和网络ID建立起紧密联系,而用户在虚拟世界的所作所为也会无缝受到现实规章制度的限制。
在过去,因为有了这样的线上线下的对应,互联网也才得以走向稳定有序,也才拥有了飞速发展的可能性。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互联网也只是一种“现实的延伸”,它们只是充当着现实的工具(包括网约车、外卖、电子支付等等都是互联网作为现实补充的体现)。
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一个层面:满足现实世界的生活、工作、娱乐等等需求。
“依附于现实中的每一个人”,这让互联网在过去半个世纪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成为现实的附庸”也是不可回避的代价。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当区块链技术出现并逐步走向成熟之后,互联网也获得了新生,得以走向另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只要新的互联网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而每一个用户信息以及生成的内容都被区块链标记上,那这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也就能够获得远超现实世界的信任和安全度,从而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关联现实个体了。
这也代表着这种新的互联网不再是现实的延伸,是完全独立的新世界,而在未来每一个人都至少能够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身份:一个是现实中的你,另一个则是虚拟世界中的角色。
他们彼此互不交集,也或者说人们不会再去介意两个世界中的身份是否存在联系(这就有点像演员在电影和现实的关系),在虚拟世界你可以是穷凶极恶的坏蛋,而在现实则可以是三好市民。
另外,因为两个世界的运行逻辑是迥异不同的(现实存在资源的稀缺,也受限于生物和物理法则的限制,但虚拟世界推翻了这一切,哪怕致死他人,那也只是让一串数据移动了位置),所以也就会有新规章的出台。
而当法律法规、运行方式、角色身份、社会关系等等都和现实世界发生“割裂”之后,那这个新型的互联网也就不只是一个承载信息的数据网那么简单了。
因为一切都是重新构造,以及提供了能够让用户在其中实现一切价值和意义的条件,于是对于沉浸在其中的人类来说,这就是一个新世界,也或许如此才有了“元宇宙”这个名字。
总的来说,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元宇宙,最最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它能否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身份和价值系统,而所谓的VR/AR等等也只是一种视觉呈现方式,以便用户能够获得更为极致的沉浸感而已。
鉴于此,文初提到的《刀剑神域》和《头号玩家》,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就不算是元宇宙的产物了。
虽然桐人和亚丝娜来到虚拟世界后确实可以进行他们想要做的一切事情(包括结婚生娃),以及用完全独立的虚拟身份在游戏中积攒声望和财富。
但可惜的是,这两部电影描绘的虚拟世界都是自上而下建成的,在玩家进入前就已经设置好了一切(包括如何获得经验升级,包括商品的回购价格,以及任务的奖励等等),也限定了唯一的获胜方式(如在SAO中就必须通关到顶层并击败艾恩葛朗特)。
所以它们也只能算是沉浸感极强的游戏,而不是所谓的元宇宙产品。
当然,单拎一个游戏出来不算,可不代表一群游戏的聚合就不能“变成”元宇宙。
我在前面说过,元宇宙是一个极其开放的虚拟世界,任何人能够在其中建造任何事物,这自然包括了任何规则的游戏。
这也代表着,只要将《刀剑神域》的SAO以及《头号玩家》中的绿洲视作为两款经由用户打造的游戏,同时也让它们运行在一个庞大的去中心化的平台之上,那它们也可以称为元宇宙的两员。
行文至此你们想到了什么?没错,其实就是现在的互联网!
在这个发展了半个世纪的虚拟世界里,我们能够体验包括工作、娱乐、学习、创造等等几乎一切的活动。如在视频网站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新番和鬼畜视频、在微博你能看到各种明星绯闻和娱乐段子、在steam你能畅玩几乎所有的3A大作、在米哈游的服务器中你能领略顶级国产二次元游戏的魅力……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有互联网的多样性形态,也正是未来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具体呈现方式会不一样)。
只是奈何现有的互联网是和现实中的个体紧密捆绑的,而现实中的个体也受制于形形色色的法律和规章,从而也就使得互联网遭受到了条条框框的限制,而互联网的存在也只作为“满足现实需求”的工具而已。
元宇宙的诞生就是试图推翻这一默认设定,它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虚拟人的需求”来构建的,而在一个完全成熟的元宇宙生态里,用户除了需要在现实中获取必要的生理物资之外,其余一切都能够在元宇宙中得到满足和实现。
当然,他在元宇宙的生产也能够作为满足其他用户的需求而存在下去。
最后
由此可见,元宇宙就是一个全新且能够实现与现实割裂,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深度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世界。
从理念来说,它拥有着无穷的魅力,也是无数人类的乌托邦梦想。而基于这份吸引力,包括facebook、企鹅、阿里在内的一众互联网巨头也就纷纷斥巨资加入其中,生怕自家错失了通往下一代互联网的船票。
不过理念终归也只是理念,而巨头们在历代风口上的投入也没有一次不是天量级别的,但真正能够成功的也只是沧海一粟。
元宇宙也是一样,它拥有无限美好的前景,但在现实的推进中也会受制于技术、伦理道德等各方面因素。再加上如今这个概念也只处于探索阶段,而前文提到的有点儿元宇宙雏形的《Roblox》的月活用户量也只有1亿左右,远称不上“杀手级应用”。
所以说,目前我们距离元宇宙的爆发期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而以facebook为代表的巨头们是否真能将元宇宙从概念变成真实,这都是未知之数。
不过对于小扎这些或者贪得无厌,也或者称之为仰望星空,并且已经手握着全球超半数用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他们不果敢地下注元宇宙,又该如何继续去叙说持续增长和基业长青的故事呢?
所以剩下的时间,我们一同拭目以待吧。
有问题可邮箱来信:zuisiji@outlook.com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