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舆论恐惧,是曼德拉效应下的自作多情

有问题可邮箱来信:zuisiji@outlook.com

要说十月末尾的这两天热度最高的话题,那一定要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这个争论了。

该句子出自于孟子所创作的一篇议论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借用舜、傅说等古代圣贤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而终于大有所为的经历,进而论证出个人使命,乃至国家存亡的核心思想—“居安思危”。

一直以来,该课文都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重点教材,回想起那时候上学,老师不光要求大家将它背得滚瓜烂熟,还要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

换句话说文章里的一字一句,在座的各位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这件事出来之前,很多网友也都对“故天将降大任”这一段话的内容深信不疑,认为那些字句就是这么写的,直到某一天,有人翻出了一堆尘封的资料……

你的记忆被篡改了?

最近,有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震惊体”文章—《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

据他在文中讲述称,自己在上学那会儿,课本里的那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明确写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句式。

可是,当他翻看到现在的语文课本时却发现,这句话被写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下他傻眼了,赶紧回去翻了翻十几年前的语文教材。

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无论是10年代版的、00年代版的,甚至是上世纪80、90年代版的人教版课本,文中写的无一皆是“是人也”。

这件事被传到网上去后,很快也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人都惊呼:明明我学的就是“斯人也”啊!

为了帮民众们求证,10月26日上游新闻的记者专程走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据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同样的,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向媒体记者表示,课文所选自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并没有改过论文内容,本来就是“是人”。

然而,网上有投票调查显示,94%的网友都认为自己记忆中的是“斯人也”,但也有5%的是人也,剩下的那1%则表示记不清了。

民众的看法与教育部的看法截然相反,感觉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出版社的人也强调了,其实无论是“斯人”还是“是人”,两者都是指“这个人”,意思完全相同。

尽管人家都说意思都一样,但是面对这种记忆认知上的不匹配,大家的求知欲非常强烈,都想搞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但随着事件探索的深入,很多答案的存在都跟大家所想的事与愿违,人们的反应也更不淡定了。

一时间内,这个话题引起全网群众对于集体记忆的热议,面对事实与记忆相矛盾的现象,一些人甚至只好用“曼德拉效应”来解释这一切。

“曼德拉效应”属于一种集体性表现,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该说法的起源是世上很多人都认为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的监狱中死亡了。

2010年之前曾有人提出,自己清楚记得曼德拉在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监狱中离世,该人陈述了当年自己看过的报导、葬礼的电视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遗孀赚人热泪的演讲,该说法传开之后,得到大量网民回应,表示有相同记忆。

但事实已证明,曼德拉一直活到2013年才真正地离去,与很多人先前所认为的完全不一样。

顺便一提,Beyond乐队在1990年为曼德拉创作了其代表作《光辉岁月》,而且他本人在听了这首歌后也是潸然泪下,这段事迹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也被CCTV5频道提到。

如果曼德拉当时真的已经在狱中过世,那这个听光辉岁月泪目的事迹又从何而来?于是“曼德拉效应”的说法由此传开。

而面对这样一个诡秘的现象,也有不少人将其解释成“集体被修改记忆”,亦或者是“集体穿越了平行宇宙”,来到了对应事物被修改后的那个空间。

事实上,曼德拉效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很多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东西都有出现过分歧,同时这些分歧也强化了这种“科幻式”的认定,让更多人转发起《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这篇文章。

比如那首《爱我中华》,我们都以为开头的歌词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而纸上写的歌词却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木兰辞》的末尾那句话究竟是“安能辨我是雌雄”还是“安能辨我是雄雌”?

真、具、直这三个汉字,我们小时候练习写都是中间加两横,但是有人猛然发现这三个字中间其实是三横。

也比如前段时间曾说过的《魔方大厦》结局问题,这部原定26集的国产动画,最后因为画风阴暗寓意深刻而被裁剪成目前的10集,同时那些被裁掉的剧情如今在网上也找不到踪影,就连截图也找不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本可以断定《魔方大厦》是没有播出过大结局的,但耐人寻味的是,直至今天仍有不少网友信誓旦旦地强调自己看过结局,还能有模有样的描绘出结局场景:主人公来克从魔方世界出来,发现只过了几分钟,然后抱着妈妈一边哭一边说自己以后也不会淘气了。

诸如此类的现象,让不少人都觉得是不是有谁偷偷地篡改了自己的记忆,为什么那些口耳相传的常识会变得和自己所认为的不同了?

不过关于这种问题,一些专家倒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中比较直白的一个说法是:人类本来就是很容易记错的生物。

大脑也会骗自己?

据网上一些科学解释,人类大脑的记忆系统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精确无误,相反它很混乱、没有秩序,甚至还会产生一些奇怪的内容,从而形成一定的虚假记忆。

人们自古以来都深信自己的大脑是不会欺骗自己的,毕竟连自己都信不过,还有什么东西是能相信的,你说对吧?

但理论提出,人类的大脑并不擅长记录细节上的东西,可一切有关曼德拉效应的现象无一都体现在细节方面,例如时间、字体、名称等等。

就像“斯人”和“是人”这两词明明都是一样的意思,却是不同的表达形式,这便是细节上的不同。

其实关于这个“斯人也”是否真的存在,28日就有媒体记者经多方调查,发现了至少有三种教材属于“斯人也”版本的。

其中包括有,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等等。

那么,这两个说法的出现有没有比较合理的依据呢?当然有,那就是大众语言含义的变更和习惯。

浙江古籍出版社资深编辑路伟对此提出过“约定俗成”的理论,“是”作为“这”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大众对这种用法相对陌生一些。

同时一些地方的方言里,人们平翘舌音发音不标准,也很容易将翘舌音的“是”发成了更快、更好发音的平舌音的“斯”。

更重要的是,“斯人”一词在许多名诗名篇中都有出现,并且生活中“斯人已逝”这些常用的表达使我们对“斯人”这个词较为熟悉,也更符合我们对于古代文人气质的理解,所以对于“斯人”的印象也更深。

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教授在不久前的相关采访中也表示,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用法都有,主要原因是在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前,文献都是手写形式,抄的过程中仓促之间就容易出现不同的版本。

加上古代也没有现代意义的定版,时间长了自然会“以讹传讹”,甚至是“取代”原版。

古人的口口相传,以及现代人对于历史文化的一些普遍印象,让人的大脑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自身所认为的那个可能性,以及一些细节记忆上的不完整,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初的传播者便会对原本的正确答案产生理解偏差。

在没有及时指正的情况下,时间长了就会认为原本的正确答案就是这样子,然后再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扩散开,由此为后续的“曼德拉效应”埋下了伏笔。

说到底,当我们遇到曼德拉效应的时候,根本就不用扯什么超自然力量、什么大神文明对记忆的篡改,因为这些解释,与其说是解释,还不如说是引出更大的问题。

因为你得先论证这系列强大力量和文明是真实存在的,否则也就只能落得过“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的笑柄。说到底,还是人类的记忆不够牢固,太容易被其它信息影响所导致的—比如每隔一两年就会有某个娱乐明星“被死亡”的新闻出现,这就是对人类记忆不可信的最好证据了。

结语

话题扯到这里,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斯人也”还是“是人也”,其实没必要去争论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最好是两种用法都共存。

就像专家说的,这两种用法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而且都早已形成了长久的文化环境,如今再去改正和强调我觉得意义不大。

约定俗成一旦改动,短期内民众不习惯,很难改口,还不如让两种说法都可允许使用,“斯人也”说得顺口就说“斯人也”,“是人也”也是同理,反正两者的意思都一样。

有问题可邮箱来信:zuisiji@outlook.co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